如何成為一個值得跟隨的人呢?
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我認為應該要先問問自己,我是一個怎麼樣的追隨者呢?
我始終相信著,今日所造的因,會造就明日的果。
從學生時期到進入職場時,我自評是一個很乖的追隨者。靠著開放的心,讓自己接納不同的學習,並且很有自信的認為,只要是自己「親身感受」過的,就一定認定對方是值得的追隨者。
學生時期,我習慣坐在第一排,因為我想要感受每位老師其背後的成就、認識不同教授的思維,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,因此我所認識的教授們,腦袋裡總有各式各樣的創新和理念。
進入職場後,當大家對於老闆避而遠之時,我卻認為我何其幸運,能跟隨在老闆的身邊學習,成為一個讓自己的心胸更開闊、學習更多元的人。我複製著老闆們的模式,依附著他們的要求,確實感受到自己在短短的三年內快速進步,而這也是我最想要感謝他們的地方,他們在我的生命中注入一個很重要的東西,那個叫做「態度」。
然而,隨著進入社會幾年後,我開始對於這樣的心態產生疑慮。難道⋯真的每個人都值得我追隨嗎?而當我追隨了這麼多人時,回頭看看,其實我也正在當別人的追隨者。為什麼我突然變成別人的追隨者了呢?也許是從小培養的「傾聽者」,也讓我在聽著不同的故事時,可以累積自己更多的想法和經驗。但這樣就能代表是一個好的追隨者嗎?曾經的天真以為,朋友的信任就是我最大的成就,只是,隨著每一次的傾聽,我發現自己的能量,漸漸耗盡,所以我退卻朋友的分享,我開始先入為主的認為對方的負能量,我認為我無法面對這樣的對方和自己。漸漸地,有一段時間我開始封閉,朋友變得更少!
看過不少書、聽過很多專業人士的講座,主軸都圍繞在「從自己的心出發!」,一開始的我,懵懵懂懂,聽著自己的心,我排斥了這些不管是正面或是負面的聲音,我拒絕聽別人的生命故事,因為那太消耗我的體力了!但是半年過去了,我發現自己的生活一陳不變,甚至往下走,焦慮又找上門來,這樣的狀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?原來是從我拒絕學習和進步開始,從我拒絕與人的互動開始!所以我再一次的試著踏出去,我跟自己說,只要我能改變自己的思維和狀態,那麼我所得到的果,就會是我所期待的!
當自己思維模式改變後,我所看出去的世界也開始改變了!我對人微笑的同時,發現自己的心是開闊的!我禮貌待人時,「尊重」同時也會回到我的身邊!當我發現事情不如意時,我不再放棄,而是想辦法突破。吳東翰老師說過:「你越擔心的,就是你越不用擔心的!」這句話也成為提醒自己在低落時,必須如何提起心力的很重要的一句話!
習慣,不會是馬上養成,而是要經過一次一次的經驗累積!
成功,不會是馬上到位,而是要透過每一次的突破和改變!
也因為有了這樣的轉念,我告訴自己,這時候如果沒有好好的養成好的習慣和思維,等我過了35歲後,很多的想法都是定型的,即使我想要改,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!反之,如果現在的我能夠練習讓自己的心是寬廣的、充滿熱情的、成為一個別人可以接受,也可以複製下去的好的追隨者,那麼,這將會是最棒的過程!
七年前,我認識3014團隊時,我只是跟著上課,但是不會運用的人。現在回想起來有點懊惱,但我想也許是老天爺給予的一個安排。在經歷過身體狀況,因工作的疲憊而亮起紅燈、假日時間總是行程滿檔、面對排山倒海的進修,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狀況時,我又回到了3014團隊。當全新的自己回到團隊時,我思索著:「我有這麼多心力嗎?」,太多的自我懷疑。而吳老師只告訴我:常出現、爭取表現、創造貢獻。
當我又做回那個追隨者時,我更敞開心胸的看待,吳老師所帶領的3014團隊一直前進著。如同前面提及的,我是個很棒的追隨者,同時,我也期許著自己能成為值得追隨的人。但是,面對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,加上人人都有很強硬的自主權,「我有什麼樣的資格,才能成為一個值得被追隨的人呢?」
團隊內沒有口號,有的只是身體力行。團隊內沒有振奮人心的標語,有的只是從「好好過生活」開始。而這個系統,扎扎實實的改變了我的生活。吳老師所傳授的好好過生活很簡單,就只有三大自我提升工具:「減法人生、時間排序、A+紀錄。」
「停看聽、等問答」是我在團隊中學習的。而學習不能只是個人的資產,真正確定已經學會這個概念,並且實施「學、做、教」,才是一個值得被追隨的人,而我,正走在這條道路上。
最後,我要再一次的感謝這套「消費致富」系統的帶領,讓我可以透過「認真過生活」的學習,來養成一個「成功者」的思維和習慣,讓我的生命和生活因此而得到改變,也因為自己的個人「價值提升」,讓我也可以開始為自己來創造一份持續性的「被動式」收入。感恩!
留言列表